孩子的安全感是这样给的!
- 94fit LV.
- 2012/9/22 16:31:30
很感谢两位朋友给我送来了礼物:对于“黏人”的觉察。“黏人”背后肯定是安全感的问题,但这只是题目,里面的勾勾绕绕还很多。
值得说明的是,怕被黏、不黏和黏人一样是缺乏安全感。
我这里说的不黏,是那种永远忙没时间和人亲密的人,或者永远独来独往不再相信爱情和好关系会存在和持久的人,那是一种更深的缺乏安全感,我知道一个女孩,她跟我说“你说我要男人干嘛,我只有在开瓶盖的时候才需要男人,而这事邻居也能做”。不黏是宁肯没有,也不敢再要。这个女孩子就是父母离婚,跟着母亲再组家庭,继父也对她们不好,所以她从来没有机会和任何男性建立过亲密关系,对男人毫无安全感。为了避免失败和剧痛,他们选择麻木和放弃,他们的潜台词是“我不需要所以我就不痛不失败”,说出来是“对不起,我没时间”或者“我不方便”。
怕被黏也是缺乏安全感,如果你有足够的安全感,你有足够的信心自主自在,你根本不会有被黏的概念,因为对方对你需要多那只是一个事实,你可以做选择,除非你有担心,否则你怕什么?通常来讲是,怕失去主权,怕做不了自己,又怕这样让对方失望而失去对方,所以就会抱怨对方太黏,要对方不要那么黏。本质上,能够为自己负责就不会抱怨了。
总之,三者都是缺乏安全感,都是缺乏对自己和对方的足够信任,也都是只要愿意都可以改变的。请允许,我用“黏人”为例来阐述我的理解。
首先,“黏人”不是问题,不是不好,只是现象,而且可以改变。安全感缺乏是最常见的事情,是可以修复的。
人的安全感在幼年(通常是3岁前)基本形成,如果这个时期,孩子更换抚养人,比如被送走、被寄养、全托等;如果这个时期,抚养人不能提供稳定的支持和爱护,比如父母吵架太多,妈妈情绪化严重,父母太忙没时间陪;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不起来。
当然,幼年安全感很好的孩子成年后,特别剧烈的冲击也依然可能伤及安全感,比如被刑讯、强暴、在暴动或战争中被乱枪伤及或者目睹亲人如此、地震等大的灾害等。话说回来,正因为安全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也有机会在被损伤后修复。
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不是普通的痛苦,打个比方说,我们的头撞上墙会疼,这是有安全感的人的情况,缺乏安全感的痛苦,比这个更深更大到不堪,就像被灼伤还没有修复的皮肤被撒盐、再被创,或者没有了皮肤的人,轻微的细菌和伤痛都受不起。从这个意义上讲,黏人的人值得格外疼惜,而不是指责。有安全感人也会害怕,但没有安全感的人就不仅仅是害怕,而是恐慌。有安全感的人痛一下、怕一下就过去了,没安全感的人就要好久,有的时候真是受不起,比如抑郁、自杀,当然这在人群中的比例还是较少的。
“黏人”的人总是渴望找一个人依靠,无论如何、千方百计的找一个这样的人。他们(或她们,以下统称他们)对被陪伴、被看到、被喜爱、被支持、被保护饥饿巨大,他们宁愿舍弃一切、突破一切来维持一个让他们满足的关系。他们愿意付出让人惊讶的巨大代价,哪怕是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人,哪怕是放下自尊去乞求,哪怕是为对方做一切、给对方自己拥有的一切,有的跪地求被爱,有的卖身养男友。让人心疼的是,他们又总是“受伤”和“失败”,如歌所唱“有些人爱到变了形,结果落得一败涂地”。那简直是注定的,被依赖的人总是会逃会怒会嫌弃,实际上,神给了我们为自己负责的一切,我们不必再去依赖一个人,那样对人对己都是不公平的,也违背人的本性。
在这个过程中,黏人者压抑自己,他们生怕失去,内心随时紧紧地,所以他们不快乐。积累到一个程度,他们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带着对某个人或某个关系的失望和怨恨去不管不顾的任性,去“我就要!”,去“这是我的事!”。这是两个极端,前面是压抑自己,后面是不顾别人,都是注定受挫的,因为大家是一体的,忽略别人和忽略自己是一样带来麻烦的。
通常来讲,“黏人者”就在这两个极端中摇摆,就像不安的河流在狭窄的两岸冲荡。那么,希望在哪呢?有没有第三条岸可供选择?
答案是让人欣慰的。
如何做呢?我的思路是,三步走。
第一,“安全感”是“感”的问题,不是“安全”与否的问题。只要你活到现在,活得好好地,那就是安全的。需要工作的只是那个“感”。
人类的心理似乎有一种本能,就是放大那些匮乏、伤痛和危险,我猜这是出于本能对我们的保护。所以,人们对于那些自己缺乏的比对自己拥有的敏感,对伤痛比对安好记忆深,对危险比希望和安全更容易看到。
用现在的眼光回看童年,本质上我们还是安全的,不管父母多么糟糕,即便他们暴力冲突,他们虐打我们,他们离弃我们;我们活到现在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明那还是安全的,否则我们不会活下来。
问题在于,出于本能,我们很容易停留在那些可怕的感受里,“没有人懂我”,“没有人看到我”“没有人愿意听我”“没有人保护我”“没有人会支持我”“没有人关心我”;“我无法获得爱”“我引不起重视”“我不能”“我无力”“我不够好”……
老实讲,人太容易这样了。因为那些感受不知道被重复过多少次,我们心里早就把这些当成事实,就像一头从小被拴住的大象,成年的我们连铁链都能挣开的我们,在心里被那细细的绳子捆得仅仅的。
然而,改变是可能的。生命值得过很大程度上在于改变是可能的,我们随时可以选择和改变。真正拴住我们的不是那棵细小的绳子,而是我们内心认定的信念,而信念是可以更新的,瞧瞧我们的生活中更新了多少信念,单位时代人们认为辞职会饿死,传统观念认为女人死也不能离婚或者离婚对孩子一定不好……太多了,但都改变了,或者正在改变。
所以,第一步,就是区分,让我们痛苦、害怕的不是现实,而是我们过去固化的信念以及因之而生的感受。我们很安全,只是感受安全被障碍了。
第二步,区分过去和现在,区分成年和幼年。
最基本的事实是,过去幼年的我们是依赖的,而现在成年的我们可以独立了。对于一个新生儿、婴儿、幼儿来说,依赖是绝对的,直接来讲,如果没有人管我们爱我们,我们会死!那个对失去爱和接纳的恐慌是深刻而巨大的,小孩子的思维、感受和我们不一样的。小孩子没有经验,直接相信。
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讲的画面,她想跟着妈妈去田里,妈妈止不住她,就在路边拿起一块砖头说:你再跟着,我就拿它砸你。她就不敢了。
可能不是大人的本意,或者可能和孩子无关,但是孩子是弱者中的弱者,依赖中的依赖,他们会自然地相信和放大。父母吵架了,可能他们很快又好了,可是孩子却如同经历了世界大战,却感到自己不被看到;父母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全托或者送到老人那里照顾,只是出于无奈而不是不爱,而小孩子吸收的常常就是被遗弃,而对于小小孩来说,那常常是无可承受的。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现在成人的眼光和感受去更新幼年遗留固化的恐慌。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感受我们已经长大的成年自我。过去幼年的我们能力、选择和资源都很有限,如果没有人保护,我们就不安,如果没有人支持,我们就不敢或者做不到,如果没有人陪,我们就不知所措如同被世界遗弃;现在不同了,我们长大了,只要你静心看的话,你会发现我们有很多出色的能力,我们有很多的选择,我们还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不需要非要某个人支持我们,我们自己就可以支持自己、允许自己、成长自己;不需要非依赖某个关系,幼年和父母的关系是无可选择的,现在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去改善我们想改善的关系,也可以建立一个更遂我们心意的关系;我们不必担心被抛弃了,因为我们不是东西我们是人是生命,我们能自主自立自爱;我们不必担心如果让对方失望,对方就不管我们了,幼年父母不管我们我们麻烦大了,现在我们自己可以管自己,自己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们再不是非谁不可,非怎样不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必再像幼年那样去感受、理解和依靠。
第三步,去“冒险”经验,用新的体验更换过去的旧体验。
我们可以害怕,可以恐慌,这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安全感差很多,这是自然地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选择。我们可以因为害怕、恐慌而放弃,这也没问题的,这事实上代表我们还没准备好,在我们放弃够了以后,在我们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新的选择。如果我们有力气,鼓鼓勇气,能带着害怕甚至恐慌去试,那就更美,更有效。但前提是,我们觉得有力气,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慢慢就会有,一定会有,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成长本性,记住,就算你不相信、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你也无法改变你的本性。
去尝试点新鲜的,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已经够多了(如果不够,你可以继续),现在来点新鲜的,尝试着动摇一下过去的信念,比如“如果我显示真实的自己,一定不会被爱”,“我们的关系不会长久”“我不敢开始我想要的”“我对未知感到害怕”“我不能拒绝人”“我不能让对方失望”……然后真实自然地做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做一些一直想但不敢的事,做不好也没关系,从做不好中学习,或许慢慢就能做好,或许发现这其实是不适合自己的,两者都是宝贵的。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否定自己,只有不适合自己,没有自己不够好。即便自己不能、自己犯错、自己不懂、自己和别人有不同,都绝不是自己不够好。
一定会有人说,这太难了,这不可能,我改变不了。没关系,你可以这样说,只是我的理解和你不同。如果你一步一个脚印呢,那就容易,如果你想一步两个脚印那就难;如果你总想着何时完成、到达、成功,那就难,如果你去看自己的进步,欣赏和享受自己的进步,那就容易,就像爬山,一心攀顶的人就会累会难,且行且赏累了休息的人,不会累还惬意,会有一刻说:啊,这么快就到了,真没想到。总有一天,我们懂得,过程就是奖励。
体验是宝贵而重要的,一两体验胜过十斤思辩。从能量角度来讲,思维的能量是远逊于感受的,人都有头脑觉得该做却就没做、不该做就做了的时候,当爱发生时就更是如此。所以,在有一个大概清晰地理解后,决定效果的就是体验多少了。体验是最划算的,犹豫不决思辨不休也很累的,而去体验,敞开心,不带成见的去经验,三天的体验可以胜过十年的思索。
当然,就算是体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体验也会有偏差,这时候你可以用你的理性分辨和调整。正因为形成安全“感”不足或者受伤的是幼年的重复体验,成年的我们也要多次重复体验才能更新。毕竟,怎样结成的扣,也要怎样解开。
值得说明的是,怕被黏、不黏和黏人一样是缺乏安全感。
我这里说的不黏,是那种永远忙没时间和人亲密的人,或者永远独来独往不再相信爱情和好关系会存在和持久的人,那是一种更深的缺乏安全感,我知道一个女孩,她跟我说“你说我要男人干嘛,我只有在开瓶盖的时候才需要男人,而这事邻居也能做”。不黏是宁肯没有,也不敢再要。这个女孩子就是父母离婚,跟着母亲再组家庭,继父也对她们不好,所以她从来没有机会和任何男性建立过亲密关系,对男人毫无安全感。为了避免失败和剧痛,他们选择麻木和放弃,他们的潜台词是“我不需要所以我就不痛不失败”,说出来是“对不起,我没时间”或者“我不方便”。
怕被黏也是缺乏安全感,如果你有足够的安全感,你有足够的信心自主自在,你根本不会有被黏的概念,因为对方对你需要多那只是一个事实,你可以做选择,除非你有担心,否则你怕什么?通常来讲是,怕失去主权,怕做不了自己,又怕这样让对方失望而失去对方,所以就会抱怨对方太黏,要对方不要那么黏。本质上,能够为自己负责就不会抱怨了。
总之,三者都是缺乏安全感,都是缺乏对自己和对方的足够信任,也都是只要愿意都可以改变的。请允许,我用“黏人”为例来阐述我的理解。
首先,“黏人”不是问题,不是不好,只是现象,而且可以改变。安全感缺乏是最常见的事情,是可以修复的。
人的安全感在幼年(通常是3岁前)基本形成,如果这个时期,孩子更换抚养人,比如被送走、被寄养、全托等;如果这个时期,抚养人不能提供稳定的支持和爱护,比如父母吵架太多,妈妈情绪化严重,父母太忙没时间陪;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不起来。
当然,幼年安全感很好的孩子成年后,特别剧烈的冲击也依然可能伤及安全感,比如被刑讯、强暴、在暴动或战争中被乱枪伤及或者目睹亲人如此、地震等大的灾害等。话说回来,正因为安全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也有机会在被损伤后修复。
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不是普通的痛苦,打个比方说,我们的头撞上墙会疼,这是有安全感的人的情况,缺乏安全感的痛苦,比这个更深更大到不堪,就像被灼伤还没有修复的皮肤被撒盐、再被创,或者没有了皮肤的人,轻微的细菌和伤痛都受不起。从这个意义上讲,黏人的人值得格外疼惜,而不是指责。有安全感人也会害怕,但没有安全感的人就不仅仅是害怕,而是恐慌。有安全感的人痛一下、怕一下就过去了,没安全感的人就要好久,有的时候真是受不起,比如抑郁、自杀,当然这在人群中的比例还是较少的。
“黏人”的人总是渴望找一个人依靠,无论如何、千方百计的找一个这样的人。他们(或她们,以下统称他们)对被陪伴、被看到、被喜爱、被支持、被保护饥饿巨大,他们宁愿舍弃一切、突破一切来维持一个让他们满足的关系。他们愿意付出让人惊讶的巨大代价,哪怕是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人,哪怕是放下自尊去乞求,哪怕是为对方做一切、给对方自己拥有的一切,有的跪地求被爱,有的卖身养男友。让人心疼的是,他们又总是“受伤”和“失败”,如歌所唱“有些人爱到变了形,结果落得一败涂地”。那简直是注定的,被依赖的人总是会逃会怒会嫌弃,实际上,神给了我们为自己负责的一切,我们不必再去依赖一个人,那样对人对己都是不公平的,也违背人的本性。
在这个过程中,黏人者压抑自己,他们生怕失去,内心随时紧紧地,所以他们不快乐。积累到一个程度,他们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带着对某个人或某个关系的失望和怨恨去不管不顾的任性,去“我就要!”,去“这是我的事!”。这是两个极端,前面是压抑自己,后面是不顾别人,都是注定受挫的,因为大家是一体的,忽略别人和忽略自己是一样带来麻烦的。
通常来讲,“黏人者”就在这两个极端中摇摆,就像不安的河流在狭窄的两岸冲荡。那么,希望在哪呢?有没有第三条岸可供选择?
答案是让人欣慰的。
如何做呢?我的思路是,三步走。
第一,“安全感”是“感”的问题,不是“安全”与否的问题。只要你活到现在,活得好好地,那就是安全的。需要工作的只是那个“感”。
人类的心理似乎有一种本能,就是放大那些匮乏、伤痛和危险,我猜这是出于本能对我们的保护。所以,人们对于那些自己缺乏的比对自己拥有的敏感,对伤痛比对安好记忆深,对危险比希望和安全更容易看到。
用现在的眼光回看童年,本质上我们还是安全的,不管父母多么糟糕,即便他们暴力冲突,他们虐打我们,他们离弃我们;我们活到现在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明那还是安全的,否则我们不会活下来。
问题在于,出于本能,我们很容易停留在那些可怕的感受里,“没有人懂我”,“没有人看到我”“没有人愿意听我”“没有人保护我”“没有人会支持我”“没有人关心我”;“我无法获得爱”“我引不起重视”“我不能”“我无力”“我不够好”……
老实讲,人太容易这样了。因为那些感受不知道被重复过多少次,我们心里早就把这些当成事实,就像一头从小被拴住的大象,成年的我们连铁链都能挣开的我们,在心里被那细细的绳子捆得仅仅的。
然而,改变是可能的。生命值得过很大程度上在于改变是可能的,我们随时可以选择和改变。真正拴住我们的不是那棵细小的绳子,而是我们内心认定的信念,而信念是可以更新的,瞧瞧我们的生活中更新了多少信念,单位时代人们认为辞职会饿死,传统观念认为女人死也不能离婚或者离婚对孩子一定不好……太多了,但都改变了,或者正在改变。
所以,第一步,就是区分,让我们痛苦、害怕的不是现实,而是我们过去固化的信念以及因之而生的感受。我们很安全,只是感受安全被障碍了。
第二步,区分过去和现在,区分成年和幼年。
最基本的事实是,过去幼年的我们是依赖的,而现在成年的我们可以独立了。对于一个新生儿、婴儿、幼儿来说,依赖是绝对的,直接来讲,如果没有人管我们爱我们,我们会死!那个对失去爱和接纳的恐慌是深刻而巨大的,小孩子的思维、感受和我们不一样的。小孩子没有经验,直接相信。
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讲的画面,她想跟着妈妈去田里,妈妈止不住她,就在路边拿起一块砖头说:你再跟着,我就拿它砸你。她就不敢了。
可能不是大人的本意,或者可能和孩子无关,但是孩子是弱者中的弱者,依赖中的依赖,他们会自然地相信和放大。父母吵架了,可能他们很快又好了,可是孩子却如同经历了世界大战,却感到自己不被看到;父母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全托或者送到老人那里照顾,只是出于无奈而不是不爱,而小孩子吸收的常常就是被遗弃,而对于小小孩来说,那常常是无可承受的。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现在成人的眼光和感受去更新幼年遗留固化的恐慌。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感受我们已经长大的成年自我。过去幼年的我们能力、选择和资源都很有限,如果没有人保护,我们就不安,如果没有人支持,我们就不敢或者做不到,如果没有人陪,我们就不知所措如同被世界遗弃;现在不同了,我们长大了,只要你静心看的话,你会发现我们有很多出色的能力,我们有很多的选择,我们还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不需要非要某个人支持我们,我们自己就可以支持自己、允许自己、成长自己;不需要非依赖某个关系,幼年和父母的关系是无可选择的,现在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去改善我们想改善的关系,也可以建立一个更遂我们心意的关系;我们不必担心被抛弃了,因为我们不是东西我们是人是生命,我们能自主自立自爱;我们不必担心如果让对方失望,对方就不管我们了,幼年父母不管我们我们麻烦大了,现在我们自己可以管自己,自己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们再不是非谁不可,非怎样不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必再像幼年那样去感受、理解和依靠。
第三步,去“冒险”经验,用新的体验更换过去的旧体验。
我们可以害怕,可以恐慌,这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安全感差很多,这是自然地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选择。我们可以因为害怕、恐慌而放弃,这也没问题的,这事实上代表我们还没准备好,在我们放弃够了以后,在我们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新的选择。如果我们有力气,鼓鼓勇气,能带着害怕甚至恐慌去试,那就更美,更有效。但前提是,我们觉得有力气,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慢慢就会有,一定会有,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成长本性,记住,就算你不相信、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你也无法改变你的本性。
去尝试点新鲜的,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已经够多了(如果不够,你可以继续),现在来点新鲜的,尝试着动摇一下过去的信念,比如“如果我显示真实的自己,一定不会被爱”,“我们的关系不会长久”“我不敢开始我想要的”“我对未知感到害怕”“我不能拒绝人”“我不能让对方失望”……然后真实自然地做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做一些一直想但不敢的事,做不好也没关系,从做不好中学习,或许慢慢就能做好,或许发现这其实是不适合自己的,两者都是宝贵的。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否定自己,只有不适合自己,没有自己不够好。即便自己不能、自己犯错、自己不懂、自己和别人有不同,都绝不是自己不够好。
一定会有人说,这太难了,这不可能,我改变不了。没关系,你可以这样说,只是我的理解和你不同。如果你一步一个脚印呢,那就容易,如果你想一步两个脚印那就难;如果你总想着何时完成、到达、成功,那就难,如果你去看自己的进步,欣赏和享受自己的进步,那就容易,就像爬山,一心攀顶的人就会累会难,且行且赏累了休息的人,不会累还惬意,会有一刻说:啊,这么快就到了,真没想到。总有一天,我们懂得,过程就是奖励。
体验是宝贵而重要的,一两体验胜过十斤思辩。从能量角度来讲,思维的能量是远逊于感受的,人都有头脑觉得该做却就没做、不该做就做了的时候,当爱发生时就更是如此。所以,在有一个大概清晰地理解后,决定效果的就是体验多少了。体验是最划算的,犹豫不决思辨不休也很累的,而去体验,敞开心,不带成见的去经验,三天的体验可以胜过十年的思索。
当然,就算是体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体验也会有偏差,这时候你可以用你的理性分辨和调整。正因为形成安全“感”不足或者受伤的是幼年的重复体验,成年的我们也要多次重复体验才能更新。毕竟,怎样结成的扣,也要怎样解开。